九游会官方网站8月14日消息,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郑州市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基于郑州地区山、水、林、田等生态要素,以现有空间格局为基础,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为重点,努力构建“一河一山、两区两城、多廊多点”的郑州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格局。
规划提出,重点建设和提升由西三环、南三环、北三环以及中州大道围合的生态休闲环。对已绿化道路两侧林相进行提升,形成3至5个层次的绿化景观带,建成连片大色块、多色调的森林生态景观,打造防护功能齐备、景观层次丰富、色彩搭配和谐的内部生态休闲环。
新建和改造提升综合公园,完善城市绿地公园系统,扩大城市绿量,确保市民出门500米范围内有休闲绿地。
优化基地建设布局,培育科技示范户,实现林果产业规模化发展。在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等发展石榴、核桃等经济林,在巩义市、荥阳市邙岭发展河阴石榴产业集聚区,在登封市、新密市发展核桃、蜜香杏种植。
以花卉苗木交易为龙头,带动“三产”融合发展。加强惠济区、中牟县、巩义市等地特色花卉品种推广及基地建设。
培育高科技龙头企业,推动产品加工增值链、资源循环利用链、质量控制链融合,建设郑州花卉苗木产业化集群、大枣产业化集群。
重点建设嵩山少林寺景区、黄帝故里景区、康百万庄园景区、大伏羲山旅游区、黄河(郑州段)国家文化公园、荥泽古城、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方特旅游度假区、洞林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生态旅游基地,完善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增设慢行交通通道。
以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等西部生态涵养区为重点,推进秦岭洛河东段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开展山区生态屏障建设。
有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采取以自然恢复和生态重塑为主的修复策略,重塑地形地貌,恢复植被种植条件,设置完整的排水系统。
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森林城市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巩固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为主线,以增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生态支撑为根本,以提高国家中心城市生态建设水平为核心,以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为契机,以提升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为主题,以提供高品质城乡生态服务为举措,不断提升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质量,着力打造“蓝绿交织、山河辉映”的中原森林城市群“绿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郑州。
把生态保护摆在首要位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构建健康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统筹推进国土绿化、产业发展、美丽城乡建设,增强和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促并进。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加强城乡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传承好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强化衔接协调,加强森林城市建设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有机衔接九游会官方网站。
加大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力度,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质量和成效。落实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安排绿化用地,积极采用乡土树种草种进行绿化,节俭务实推进城乡绿化,全力打造生态性、安全性、经济性的绿化景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城乡居民生态福祉的要求体现到森林城市建设的各方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标一流宜居品质的国际大都市建设需求,优化生态服务空间配置、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着力提升大都市核心区域的森林城市建设品质。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大都市区核心、中原城市群中心,充分发挥郑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示范带动作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探索一条河南特色的森林城市巩固提升高质量发展路径。以点带面,推动形成面上更大发展带动效应,促进郑州与周边城市的区域联动发展,构建带动周边、辐射区域、联通城市群的建设格局。
抓住国家森林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契机,展现二十余年来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丰富历程和经验成果,补齐国家森林城市新标准短板,研究巩固和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措施举措,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走在河南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打造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样板。
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大力实施沿黄生态廊道绿化提升、重点郊野公园建设、黄河文化主题展示以及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着力助推黄河流域核心示范区建设,突出森林城市建设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能力。
依托中原城市群、郑州大都市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突出郑州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战略优势,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蓝绿交织、林田共生的生态网络,形成绿色田园、平原森林、现代城镇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为建设一流宜居品质国际大都市提供生态建设案例。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着力破解城镇密集、人口密集区域的人居环境建设难题,建立多层次、跨区域、高水平的生态公共服务网络,增强高品质城乡生态服务能力,提升城乡百姓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造黄河文明的复兴之都、绿色韧性的人居典范。
到2025年,山河辉映生态基底逐步成型,大都市区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基本形成,科学绿化水平明显提升,优质生态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中原生态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美丽郑州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评价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森林城市建设得到有效巩固。
到2030年,山河辉映生态基底基本建成,大都市区核心城市生态面貌更加靓丽,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人居环境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中原生态文化得到繁荣发展,评价指标大部分超过或优于国家标准,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到2035年,区域一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建成,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提升,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新型城镇发展质量、环境综合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优质生态产品持续高效供给,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郑州建设目标,基本建成“蓝绿交织、山河辉映”的中原森林城市群“绿芯”。
基于郑州地区山、水、林、田等生态要素,以现有空间格局为基础,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为重点,努力构建“一河一山、两区两城、多廊多点”的郑州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格局。
“一河”为黄河生态保护屏障,“一山”为嵩山生态涵养高地。黄河、嵩山作为郑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山河生态基底,是郑州蓝绿空间的代表、城市生态的屏障,守护黄河嵩山,构筑生态格局。
“两区”为西部自然山水体验区、东部林田共生示范区,“两城”为郑州主城区核心森林城、郑州航空港区新兴森林城。“两区”“两城”是郑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主体,主要推进城乡一体化森林建设,分类侧重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区域空间格局。
“多廊”为道路、河流形成的绿色廊道,“多点”为县城、乡镇等城镇森林建设节点。“多廊”主要开展以森林湿地为主的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河流湿地保护。“多点”主要将森林城市建设向县城、乡镇和村庄延伸,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推进城乡绿化联动、整体提升。
综合生态空间和生态安全格局要求,高标准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等要素协同的生态系统体系,为水源涵养、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留足空间。
加强西部丘陵区造林绿化,充分发挥山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在海拔高度相对较高、坡度较大的区域以营造水源涵养林为主,在地形平坦的区域以营造经济林为主,在风景区内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在大型道路两侧以营造护路林为主。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防护体系。
按照“西部山水观光区、中部城河融合区、东部湿地修复区”建设要求,通过邙岭生态休闲带、滨河生态观光带、城市生态景观带、田园生态风光带的建设,打造邙岭森林化、大堤景观化、城市田园化的景象,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修复、保护为先”的理念,稳步实施黄河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以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为主。种植泡桐、柳树、国槐等乡土树种,立体配置乔灌、针阔树种,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木固堤护岸和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功能。
合理选择和搭配不同冠形与不同季相的珍贵树种,注重林相从常绿向亮化、彩化过渡,提高景观多样性。以高大乔木和茂密灌木营造憩静的环境,以特色小乔木、花灌木、景观草等作为点缀和补充,营造自然式生态景观。通过植物配置模式引导景观视线,利用现状滩地建设公共活动空间,形成绿水相依的缤纷休闲河岸。
种植具有经济价值的湿地植物,如莲、芡实、慈姑、菰、荸荠,以及具有观赏价值的湿地植物,如荷花、菖蒲、芦竹、香蒲、泽泻、芦苇,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发挥湿地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的生态功能,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廊道。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原则,采用生态补水、植被恢复等措施,进行湿地生态修复。以水生湿生植物和季节性湿生草甸为主体,优先选种净水植物,保留现状水渠,周围高地片植、散植耐湿乔木,水生植物、湿生植物群落梯度变化排列。
利用或恢复原有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类型,构造原有植被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的生态平衡。考虑深水区、浅水区、水岸不同区域的植物景观营造,植物配置模式分别为“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湿生高草丛+挺水植物”。
在黄河控导及相邻控导工程连线至黄河主河槽与水边线合围区域,以自然恢复为主,形成多样湿地形态。利用乡土植物种质资源、自然肥力等恢复原生湿地景观,选择荆三棱、藨草、狐尾藻、灰藻、马唐等植被,加速低滩植物群落演替,逐渐形成黄河滩地原生生境。
在浅滩至黄河大堤或邙岭天然堤防之间低于高滩设定高程的合围区域,以恢复自然形态为主,人工适度干预为辅,引水入滩,营造湿地生境。选择柽柳、构骨、丝茅、白茅、芦苇等进行植被恢复绿化,丰富季相变化,构建生态基底,强化风沙沉降功能。
在中滩至黄河大堤或邙岭天然堤防之间以外的合围区域,以加强区域生态治理和景观营造,推动产业复合增效为主。拓展滩区内外产业联动,增加自然亲水空间,发展休闲游憩。选择柽柳、紫穗槐、旱柳等耐水湿的树种栽植绿化,提高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
统筹耕地保护和生态安全,做好退耕还林任务落实和成果巩固工作。对已退耕地块实行动态监管,实现精准管理、提质增效。强化政策供给,保障后续执行,继续做好退耕还林延长补助政策兑付工作。根据退耕地资源禀赋强化科学经营,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加强深山区生态保育,减少人为干扰。不定期进行抚育间伐,利用“林窗”或结合间伐适当补栽适宜的彩叶树种。在坡度较大的地带、不同垂直地带损毁较严重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区域进行封山育林,进行森林自我恢复和自我调节。
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开展受损山体修复治理。坚持生态治理的理念,在整治修复过程中以保持原貌、自然复绿为主,选用郑州本地植被为主,确保成活率。修复后山体绿化效果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确保生态平衡与景观美感的和谐统一。
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进行林相改造,选择银杏、海棠、栾树、山樱、紫荆等开花树、彩叶树,提升森林景观品质,形成多林种九游会官方网站、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结构,打造春花秋叶的珍贵彩色森林景观,满足生态需求的同时,更具观光和休闲游憩功能。
以景观园林设计的方式重新构造山体空间,塑造山地特色风貌,营造独特设计感。在恢复自然生态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山体生态治理技术手段对边坡进行修复,结合景观艺术设计,以“山、泉、林、溪、石”等特色生态要素为依托,营造全新景点。
立足郑州大都市区的生态本底,通过大尺度森林、湿地空间的建设,全面增加绿色空间总量。以城、以水润城,将生态引入城市。通过蓝绿相融、尺度宜人的空间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建设和提升由西三环、南三环、北三环以及中州大道围合的生态休闲环。对已绿化道路两侧林相进行提升,形成3至5个层次的绿化景观带,建成连片大色块、多色调的森林生态景观,打造防护功能齐备、景观层次丰富、色彩搭配和谐的内部生态休闲环。
重点建设由城郊大型遗址公园和郊野公园串联而成的生态文化环。利用现有林木植被,进行合理改造和艺术加工,构筑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综合效益显著的城市森林生态屏障,打造集休闲游憩、科普教育、景观保护为一体的生态文化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基于“休闲绿心、文化绿心、科普绿心”定位,设计主题生态绿心。休闲主题绿心主要将活动空间与公园绿化紧密结合,文化主题绿心主要将历史场景融入景观环境,展现文化内涵,科普主题绿心主要以森林(湿地)为科普内容,展示森林(湿地)的自然修复。
继续提升现有生态走廊,加强森林植被建设和湿地生态修复,打造绿色长廊。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基础上,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分区段种植品种丰富的植被。干渠两侧开展林带补植、岸坡两侧栽种湿地植物,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增加廊道景观效果。
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优化现有的片林,构建集中连片的大型片林斑块,形成平原区近自然森林。促进平原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形成长期稳定的多样化生物生境,打造平原地区生态屏障。
新建和改造提升综合公园,完善城市绿地公园系统,扩大城市绿量,确保市民出门500米范围内有休闲绿地。种植香化、彩化树种,多层次、多色彩搭配园林绿化树种,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和生态效果,打造公平、健康、生态的城市大型绿色开放空间。
新建和提升社区公园,以人为本,满足各类人群游憩需求,布置各类观赏植物,营造绿色庭院景观特色。植物配置充分考虑乡土树种,并通过巧妙的乔灌花搭配、色彩组合进行不同的景观表达,力求协调统一、精致和谐,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公共空间。
改造提升现有专类公园,按照主题性质分类建设。如儿童公园秉承儿童友好建设理念,结合公园功能分区、自然特性提供相对安全的公共空间。突出知识普及、生态示范展示等特色,同时注入亲子、人文元素,打造集植物科普、休闲体育于一体的儿童游乐场地。
突出“小巧多样、环境友好、方便群众”原则,在城市道路、商业街区或居民区,见缝插针建设具有景观赏识、游憩服务、文化展示等功能,彰显郑州城市风貌特色的小型绿地。打造出门见绿、推门入园、绿化为民、绿化便民的公园城市。
开展法桐林荫路、银杏林荫路、栾树林荫路、白蜡林荫路等多彩林荫路建设。按照不同主题,合理配置常绿树与落叶树、速生树与慢长树、乔木与灌木、地被的比例,营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阳”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效果,构建绿廊交织、绿意盎然的林荫路系统。
按照庭院花园化的要求,打造园林式小区、园林式单位,通过“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绿化景观,为居民营造“家是园林,园林是家”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彰显节约型、生态型园林绿化理念。以多层次、多色彩的园林绿化树种相搭配,全面提高社区景观风貌。
推进以屋顶绿化、壁面绿化、立交绿化为重点的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引导公共建筑进行屋顶绿化和墙体攀爬植物绿化,实施城市立交桥绿化,打造城市“第五立面”。营造高、中、低多层次自然生态的植物群落,达到整体性的绿化效果。
各区县(市)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开展森林县城建设。依托各区县(市)的山水格局和特色发展风貌,按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中确定的“西部自然山水体验区、东部林田共生示范区”,为各区县(市)设定森林县城建设的重点,全力推进全域森林城市建设。
突出郑州市作为中原森林城市群“一核”地位,优化大都市区以森林、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加强生态资源要素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通过生态绿心打造、大型生态斑块营造、重要生态节点优化,构建总量适宜、分布合理、功能齐全、稳定安全的都市区森林生态格局。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保护乡村原有质朴田园风貌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坚持文化传承,突出中原特色,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的和美乡村。
以镇区主要出入口绿化为重点,建设规划合理、绿量充足、配置自然、感官舒适的标志性主题景观绿化林带。在镇区周边打造绿色乔木、彩叶树种和花灌木协调的田园自然景观,创造优美的乡镇绿色屏障,逐步形成“林在村镇中、村镇在林中”的乡镇景观格局。
优化乡镇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将乡镇主要街道两侧、道路沿线、空置地块等适宜绿化区域全部绿化,打造乔灌花草相结合、层次明显、色彩丰富的乡镇绿化景观。将路侧绿带结合相邻绿地共同布置,提升绿化品质,形成让绿成“线”、让景成“片”的生态环境。
结合河南“沿黄流域森林特色小镇”工程,进一步推动乡镇绿化建设。根据各乡镇资源特色,发挥森林特色小镇在优化乡村经济结构、促进乡村生态宜居等方面的作用,打造森林康养型、生态旅游型、特色产业型、生态绿化型等森林特色小镇。
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体改善,在重要道路沿线、旅游区等区域周边的村庄,提高设施配套和绿化建设标准,突出田园产业特色。在现有田园景观、农耕场景等基础上,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等经济型微景观,营造“林田共生,自然共享”的乡村田园意境。
以黄河下游历史文脉为依托,挖掘村庄本土文化特征,强化黄河文化、河洛文化等地域文化符号,讲好中原故事。注重保护乡村自然风貌和风景林、风水林。在乡村宗祠、古树群、文化遗迹等周边建设公共休闲绿地或森林景观点,使乡村历史遗存重新焕发活力。
全面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原有地形地貌、护村林、小微湿地等得到有效保护。因地制宜建设村庄小微湿地、小微公园,因山就势、融入自然,保留村庄原始景观和乡愁记忆,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村“景景交融”的生态山林。
以村屯绿化美化为重点,在村镇道路两侧营建风景林,以乡土树种为主,搭配色叶、开花或挂果树种,使村庄景观有亮点而又不失山野趣味。利用外围道路、湿地水域或结合苗圃、果园建设环村片林,形成“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的乡村绿化景观。
加强村庄房屋建设和村庄风貌规划管理,倡导墙面、挡土墙、护坡等立体绿化。以农户庭院为单元,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和宅旁空地进行绿化美化,提高居民点树冠覆盖率,发展庭院经济,逐步实现“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的愿景。
以沿黄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乡村创建为契机,打造森林乡村及“示范村”。坚持“小规模、微田园、生态化”原则,利用村庄自然景观营造外围片林或林带,绿化美化村旁山体和通村道路,利用村内空置地、古树群、溪流、池塘等资源,打造微型乡村森林公园。
以郑州市域内主要道路、河流水系为骨架,按照“非农化”“非粮化”要求,以路边、水边、田边、村庄边等为依托,打造水相连、路相通、林相接的互联互通的生态廊道网络。
重点实施高速铁路两侧绿色景观带建设,高规格谋划、高品质设计,根据山区、丘陵、平原不同立地条件,科学搭配彩叶树种、阔叶树种和花灌木,形成不同站点、不同路段的绿化组合,打造层次分明的铁路绿色风光带,成为城市形象最直观的展示窗口。
开展高速公路两侧绿色廊道提升工程,增强防风、降噪等防护作用。选择具有观赏性的乡土树种进行补植绿化,丰富高速枢纽、出入口等重要节点绿化景观,并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出“前、中、后景层次分明,乔、灌、花疏密相间”的绿色廊道景观。
以国省干道林带提升为重点,实行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结合,增加乔木混交林比例。新建道路绿化以高大乔木为主,适当配置彩叶、丰花灌木,辅以草皮草花等。国省干道景观林带打造应遵循功能性、适应性和经济性原则,力求和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
结合战略、“四好”农村路建设等,提升农村路域环境,加强绿化美化。靠近城镇段绿化以栽植景观树种为主,乡野段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打造春夏繁花似锦、秋季彩叶斑斓的乡村廊道景观。县乡道路绿化应结合气候、土壤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
完善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两侧生态防护林结构和功能。采用林相改造、森林经营等多种措施,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乔灌草合理搭配和组合,形成稳定的林分结构,提升防护林质量和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质提供安全保障。
开展贾鲁河—隋唐大运河故道沿线两侧景观改造提升,优化生态林结构和功能。进行乔灌草立体搭配与组合,实现整体景观由绿化向美化、彩化升级。突出贾鲁河、隋唐大运河文化特色,融入文化元素,补充文化景观节点,推动生态文化、休闲娱乐等一体化发展。
完善提升颍河—双洎河沿线两侧生态防护林结构和功能,提升防护林质量和森林涵养水源能力。挖掘颍河—双洎河文化特色,提取文化元素,以生态廊道建设为载体,构建“慢行绿道+滨河活力带+文化长廊”的复合型生态廊道。
以河流为骨架,串联伊洛河—汜河—索须河两岸原有绿地、林带,对空缺地段开展绿化补植,最大限度地保留现有植被。建设生态绿道、骑行道,结合文化特色打造一个以“植物季相色彩纷呈、滨河绿道完整贯通、骑行漫步休闲舒适”为亮点的沿河生态廊道体系。
按照“平原林网化”要求,在中牟县、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和新郑市南部平原沙区等,完善提升未绿化或断档的道路,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沟河路渠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等工作,打造集生态防护、绿化美化、增产增收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
综合考虑郑州市基础条件、生态需求空间、国土空间布局等,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通过山区生态屏障、湿地空间保育、受损弃置地恢复等重点工程建设,使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根本好转,生态安全屏障坚实牢固。
以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等西部生态涵养区为重点,推进秦岭洛河东段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开展山区生态屏障建设。以打造区域生态屏障为目的,加强跨行政区域、跨职能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山区屏障建设。
对典型湿地、重要水源区等自然湿地资源,实施重点保护。对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开展水系连通、植被恢复和质量提升工程,加强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一的湿地监测管控、评估和预警平台,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加强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的自然湿地保护,改善湿地生态状况。
有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采取以自然恢复和生态重塑为主的修复策略,重塑地形地貌,恢复植被种植条件,设置完整的排水系统。坚持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生态重建,通过引入适应性强、具有重金属吸附作用的先锋植物,持续改善受损区土壤污染问题。
开展土地复垦、地面塌陷和地裂缝治理以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等工程,通过地形重塑、土壤改良以及植被恢复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修复受损煤矿开采弃置地生态环境,恢复自然生态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和绿色经济基础。
严格落实应保尽保、应划尽划,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推动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科学界定范围、优化管控分区,完成自然保护地重新勘界立标。加强保护协作,稳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冲突。
持续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野外管护巡护、“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监管、应急防灾救灾和有害生物防治等设施设备建设,对旗舰种、伞护种分布区建设近自然扩散廊道,构建自然资源监测评估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快自然保护区专业化队伍建设。
实施自然公园建设工程,提升优化自然公园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保护。开展各类自然公园规划修编,完善其功能定位,增强自然公园生态和文化服务功能。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野外观测、宣教、露营等自然场所,提升全民共享体验质量。
开展郑州市野生动物资源专项调查,加强黄河沿线大天鹅、小天鹅、大鸨、灰鹤等珍稀物种栖息地保护,保障产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生态需水。开展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生态廊道连通建设,构建迁徙候鸟监测评估体系。加强野生动物救护能力建设,提升救护收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开展野生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抢救性保护。选择谱系清晰、多样性丰富的极小种群物种,开展野外回归试验。建设野生植物监测固定样地,实施重要植物物种迁地保护。在郑州市沿黄、嵩山、邙山等地建立特色植物保护小区。
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完善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建立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参与机制。构建野生动植物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制定完善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培育)、经营利用、收容救护等管理办法,阻断非法来源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进入流通渠道。
开展郑州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保护马褂木、流苏树、荷花柳等珍稀野生植物。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划定并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设施。建设河阴石榴、新郑枣等特色种质资源圃,做好青冈属、夏蜡梅属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
遵循“以树为本、培育为主、结构优化、生态优先”的理念,通过针对性开展公益林保护、优质木材培育、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良种壮苗培育等,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在江河源头、重要水库周围、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加态公益林监测能力建设。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强公益林管护用房、围栏、宣传标牌等设施建设,提升管护人员待遇,建立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公益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
遵循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方向和目标,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贷款,营造和培育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增强优质木材生产能力,精准提升林分质量。同时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和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项目监测与评价等体系建设,提高优质木材培育的可持续性。
在郑州市西部山区、黄河生态林带、东部和南部平原林区,以提质增效和增加碳汇能力为森林抚育方向。针叶林实施“疏针补阔”“间针育阔”,次生乔木林清除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林下杂灌。做好苗木检验检疫工作,加强营林管理,维护林分健康稳定性。
以提高森林质量、生物多样性等为修复方向,主要对西部山地丘陵区的退化林和残次林实施更新改造,强化天然更新。采取更替修复、择伐补植修复、抚育修复等方式修复退化林。重点修复严重衰退的刺槐林、多代萌生的栎类等。
建立良种选育区域协作机制,加强林木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应用研究,建设优质林木良种基地。加强乡土树种的良种选育和推广,做强“中山杉”系列引种与示范,抓好野生优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高生产力种子园、采穗圃,不断提高良种品质。
完善林木良种生产供应体系,科学制定良种基地发展规划,提升优良林木种子储备和苗圃生产能力,建设林木种子储备库和保障性苗圃基地。加大优良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苗木基地建设,提升苗木质量,持续增强各类优质苗木生产供给能力。
推进优质草种选育攻关工程,大力选育优良草品种,建设草种原种基地、采种基地、实验区、储备库等,开展草种种质资源普查,制定乡土草种名录等。着力培育草种业龙头企业,提高种子稳定供应能力,加快形成“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的草种业。
合理选择绿化树种,做到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选择树木种类和营造方式,构建针阔混交、乔灌草搭配、稳定健康的近自然植物群落。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树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在健康城市森林培育中注重森林、绿地土壤的有机覆盖和功能提升。停车场、行道树绿地注重构建乔灌草复层模式,保护森林下层植被,减少地表硬化面积。强化城市公共绿地的精细化养护和管护,注重土壤改良,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遵循“近自然管护”理念,不过多人工干扰城市林地,采取近自然的养护方式,允许枯枝落叶留在林内形成有机层,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加强树木养护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养护水平,建立完备、详细的树木养护技术规范、建设标准、管理办法等。
以生态游憩空间建设、城乡绿道网络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体验服务提升等为切入点,通过增补游憩绿地、构建城乡游憩廊道、优化游憩服务设施等举措,开展观花、赏叶、负氧离子等森林游憩环境监测预报,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生态服务。
着重建设和提升以森林休闲、健康养生为主题的大型生态休闲游憩空间。在森林环境中增加有氧体验区域,布设游步道和登山步道等设施。以生态展示和生态体验为主题,注重展示各类休闲场所的乡土植物、自然生态系统特色和服务文化内涵。
打造“城、乡、村”多级游憩空间体系,以增加公园服务半径为抓手,构建山水相依、文化多样的城区绿地服务体系。合理配套文化娱乐、科普宣教等设施,提升已有的乡镇休闲公园景观效果和服务质量。利用建成区内废弃闲置土地建设小微公园、小型绿化景观与休闲场所,提升村庄生态游憩品质。
结合黄河国家绿道郑州示范段建设工程,完善步行和自行车廊道建设,配套休闲驿站、汽车营地等。在荥泽古城、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等特色路段建设滨水、山地、历史文化、田园等趣味主题绿道。高质量构建“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休闲生态系统。
利用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和平原造林等开展城镇绿道建设。设置林荫步道和自行车道,并在重要节点建设驿站,打造舒适慢行交通服务。利用园林植物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姿态进行景观打造,实现“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景象。
设计“城市沿黄”区域、荥阳故城等步行热点线路,建设山水郊野绿道,连接重要生态人文魅力节点,建设城市绿色福利空间。拓展森林氧吧、山水花海、休闲健身、古城驿站等休闲空间,打造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
结合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做优做强郑州特色果品产业。优化基地建设布局,培育科技示范户,实现林果产业规模化发展。在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等发展石榴、核桃等经济林,在巩义市、荥阳市邙岭发展河阴石榴产业集聚区,在登封市、新密市发展核桃、蜜香杏种植。开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
推进郑州特色苗木花卉产业化开发、跨越式发展。提升郑州绿化博览园建设品质,积极培育和储备适生优质花卉苗木,打造沿黄花卉苗木产业带。以花卉苗木交易为龙头,带动“三产”融合发展。加强惠济区、中牟县、巩义市等地特色花卉品种推广及基地建设。加强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的苗木基地建设,增强苗木生产供给能力。
根据郑州市产业发展格局,围绕“绿色、有机”特色,在中牟县、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登封市等大力发展林农、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培育特色林下产品,深化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完善林下经济产品标准体系。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促进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培育特色经济林产业集群,发展林产加工基地,增加林产品的加工附加值。培育高科技龙头企业,推动产品加工增值链、资源循环利用链、质量控制链融合,建设郑州花卉苗木产业化集群、大枣产业化集群。搭建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加强花卉苗木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国家与省市森林康养基地创建等要求,对现有大熊山森林康养基地、竹林长寿山森林康养基地、新沟森林康养基地等提升改造,开拓培育新的森林康养基地。在郑州市西南重点生态林区域,打造集生态建设、森林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高质量森林康养发展示范区。
以修身养性、调试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以森林观光游憩、文化体验、运动养生、民宿休闲为重点,发展森林浴、森林休闲、森林度假、森林运动、森林、森林保健、森林养生、森林疗养和森林食疗等森林康养产品,增强森林康养基地环境服务功效。
开展森林康养人才培育,鼓励有相关资质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森林康养基地规范开展疾病预防、营养调配、中医调理、养老护理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鼓励开设森林康养专业课程,推进森林康养职业类培训与认证服务体系,完善森林康养人才培育系统。
引进和培育一批森林康养龙头示范企业,形成以点促链,以链带面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培育和扶持森林食品、特色产品、专业服务等不同类型的龙头示范企业。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森林康养行业,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重点建设嵩山少林寺景区、黄帝故里景区、康百万庄园景区、大伏羲山旅游区、黄河(郑州段)国家文化公园、荥泽古城、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方特旅游度假区、洞林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生态旅游基地,完善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增设慢行交通通道。
结合郑州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和新农村建设等工程,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大力发展林(农)家乐、林果产业园区、特色民俗村等多种类型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生态乡村美食、生态旅游商品等旅游产品。重点加强荥阳市王村镇司村、新密市米村镇朱家庵村、巩义市竹林镇石鼓村等地区生态休闲旅游建设。
对郑州乡村生态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森林村庄、古村落等资源为依托,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打造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特色森林人家。重点在沿黄河一带和大嵩山区域打造“黄河人家”“嵩山人家”等主题特色森林人家九游会官方网站。以文化体验与展示为带动,结合竹林、果园等基地,开展农事体验活动。
进一步完善游憩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空气质量监测、森林生态环境预报、健康绿道动态等信息的获取和公布工作,为公众知晓林业资源信息、行业政策、重大工程、开展观花赏叶等活动提供服务支持。利用郑州市人民政府网等,为公众提供林业环境与成果等方面的便捷查询与信息服务。
完善游憩服务设施质量管理体系,对休闲健身、自然教育、健康养生、住宿餐饮等设施,采取平时督查、不定时抽查和年终综合检查等多种形式开展管理工作。通过规范管理、工序、操作,减少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证游憩服务设施质量水平的稳定。
按照河南省“三区一群”战略、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发展战略等要求,推进郑州中原生态文化建设。建设生态科普教育场所、发展绿化和花卉会展、推进全民自然教育、开展森林生态文化活动,打造“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运河文化之美”的展示窗口。
集中在郑州市城区进行展示,重点建设黄河文化主题展示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起步区)、通济渠文化主题展示区(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荥泽古城文化主题展示区(荥泽古城)和大河村文化主题展示区(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谋划“大运河片区文旅产业带”,建设黄河谣文旅小镇、荥泽古城文旅融合项目、黄河滩地公园等特色项目。
集中在巩义段进行展示,重点强化伊洛河沿线文化资源的展示利用,提升巩义窑址文化展示区(白河瓷窑址、黄冶三彩窑址)、杜甫诗歌文化展示区(杜甫故里)、河洛文化展示区(双槐树遗址、伏羲台遗址、巩县石窟)和豫商文化展示区(康店镇、康百万庄园)建设,促进运河与城市的融合。
集中在荥阳段进行展示,串联虎牢关、飞龙顶、桃花峪、汉霸二王城等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打造黄河风光与古战场文化双主题廊道,展示鸿沟文化与汜水关塞文化,建设汉霸二王城遗址公园、汜水古代军事文化体验区、广武山丘陵特色公园等特色项目。
集中在中牟段进行展示,借助郑汴同城一体化战略,通过文化展示区建设,促进郑州与开封两座古城的文化融合。建设汴河古镇文化展示区(通济渠郑开段)、水溃水利文化展示区(水溃遗址)、圃田泽文化展示区(东古城遗址、箜篌音乐小镇)等特色项目。
依托大河村、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汴河遗址段、荥阳故城、西山遗址等遗址公园,适度建设文化类、休闲服务类等设施,设计考古体验、河道与作坊展示、文化研学基地等空间,通过场景再现、文化标识设计、文化场景体验等手段寓教于乐,传承历史文化记忆。
对黄河文化进行内涵阐释、价值挖掘,通过科普教育、文化标识设计、场景体验等举措,修复再现“郑州古八景、荥泽古八景、巩义古八景”历史著名题名景观,塑造新时期“新八景”,建设一批传承黄河文明的文博设施,打造世界级的黄河文明寻根胜地。
大力推进环嵩山文化带建设,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重点,整合大伏羲山旅游资源,打通嵩山文化中的历史故事脉络,讲好世界文化遗产故事。依托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基地等,建设环嵩山生态科普文化带,完善地质博物馆各类地质遗迹标本的收集、展示,设置专职讲解员,打造生态科普教育场地。
利用森林、湿地、流域、农田等生态资源打造特色生态科普教育场所,以各类公园、滨河空间、古树名木等资源为依托建设类型丰富的生态科普教育场所。完善中国粮食博物馆、中原农业博物馆、郑州自然博物馆、河洛文化展示中心等生态科普展馆建设,加强科普资源开发,强化科普解说系统,打造品牌特色科普活动。
深化绿化与花卉文化内涵,开展插花花艺、绿化与花卉繁殖、栽培养护鉴赏等技能培训,举办绿化与花卉园艺进社区、进学校和进家庭的讲座、培训、比赛、展览等活动。探讨建筑、雕刻、雕塑、用具、服饰中的绿化与花文化元素,将绿化与花卉文化应用到生活,提高全市绿化与花卉文化艺术水平。
利用绿博园、花卉苗木基地、城市公园、主题公园、园艺中心、植物园等推进绿化与花卉展示基地建设。开展绿化与花文化展示与宣传活动,引种品质优良且适应郑州市环境的观赏草。加强牡丹、月季、蜡梅以及鲜切花、盆花等特色花卉品种推广及展示基地建设。
挖掘、丰富和发展中华传统民俗和传统节日的绿化与花卉文化内涵,办好地方特色绿化与花卉节庆活动。重点搭建绿化与花卉产品展销平台,为花企苗农销售产品、交流技术、掌握行情信息提供服务。举办绿化与花卉节庆、知识竞赛,培育绿化与花卉消费群。
建设高品质自然教育场所,打造自然教育驿站、自然教育中心、自然教育学校等多种类型自然教育场所,构建郑州自然教育生态圈。引导动植物园、博物馆、农场、生态园、科研基地、学校等建设类型丰富的自然教育场所。优化郑州自然博物馆建设,加强郑州绿博园自然教育学校建设。完善场所生态文化标识解说设施。
建设上下游各环节紧密衔接、各主体共同参与自然教育产业运行的完整产业链。培育新型自然教育经营主体,推广“基地+企业”“基地+社会组织”等联合运营模式。注重培育自然教育产业龙头企业、优质社会组织机构和自然教育人才队伍。发展自然教育文创产业,开发科普读物、绘本、林产品、手工艺品等自然教育产品。
通过开发特色课程、开展品牌活动、建设网络平台等形式开展郑州自然教育传播与推广。将自然教育与义务教育课程相结合,开发针对中小学生的具有中原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举办特色品牌活动,开展林木认种认养、观林赏花、湿地观鸟、自然游学、假期营地、文化感知及专题讲座等自然教育活动。
以爱鸟周、湿地日、植树节、全国科普日、生态日等大型生态节日为载体,组织相应的科普教育活动。结合生态文化主题不定期举办主题征文、绘画比赛、摄影活动等生态科普教育活动、科学文化技术交流活动,利用科普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以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如少林功夫、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小相狮舞、超化吹歌、黄河澄泥砚等,在举办活动时注重将森林生态文化理念融入传统艺术中。继续举办海棠文化节、紫荆花展、问花节、樱花节等节庆活动,提升节庆档次,扩大社会影响。
因地制宜建设义务植树基地,倡导广泛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建设机关林、劳模林、青年林等各种主题的纪念林与文化林。丰富义务植树参与形式,高质量完成义务植树任务。积极建设“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完善参与机制,开展认捐、认建、认养植树活动。
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多渠道、多方式宣传郑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广大市民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的认知度为重点,通过系统的宣传品、线下广告牌广告屏、线上媒体与网络宣传等载体,展示郑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效,使郑州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得到公众的进一步认可。
切实加强领导,建立郑州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作机制,依托郑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解决重大问题,持续擦亮“国家森林城市”金字招牌。各区县(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也用好创森工作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任务落地、责任到位、取得实效。
加强政策连续性、规划衔接性,做好本规划同国土空间规划、森林郑州生态建设规划等规划间的衔接。各级政府须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协调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部门协助和分工,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作。
坚持把走科学生态节俭之路作为郑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遵循,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优化国土生态空间布局,科学确定绿化用地,提升用地保障质量和效率。科学合理保障造林绿化、生态廊道和重点生态科普教育项目用地需求。充分利用城区有限的土地增加森林绿地面积,特别是要将城市因功能改变而腾退的土地、不宜耕种地等闲置土地优先用于造林绿化。
加强科技推广应用,积极开展科学技术培训、科普知识讲座、科技成果推介会和科技下乡活动,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推广和利用先进成熟的育苗、造林、乡土树种驯化、果树管理等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涉及林业、生态等多领域、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在观念、技术、管理等各个环节上不断提升整体素质。
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完善公共财政支持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政策,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资金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体系,加大对绿化造林、森林质量提升等投入力度,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项目储备库,实行滚动管理体制,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积极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建立多元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融资体系。